> 养殖技巧 > “弥天觉路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弥天觉路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弥天觉路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弥天觉路长”出自明代明荣顺王的《赠别素愚上人》。

“弥天觉路长”全诗

《赠别素愚上人》

明代 明荣顺王

释子来何处,庐山复太行。

翻经淹岁月,补衲犯冰霜。

浩劫尘缘尽,弥天觉路长。

智珠元不染,好去照殊方。

《赠别素愚上人》明荣顺王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赠别素愚上人》

释子来何处,

庐山复太行。

翻经淹岁月,

补衲犯冰霜。

浩劫尘缘尽,

弥天觉路长。

智珠元不染,

好去照殊方。

中文译文:

送别素愚上人,

释子来自何方?

庐山和太行山重叠,

翻阅佛经,度过了岁月;

补衲修行,不畏严寒。

历经劫难,尘缘已尽,

却觉得前路漫长。

智慧之珠始终不被玷污,

愿你去照亮不同的方向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是明代荣顺王所作,是一首送别诗,赠送给名为素愚的上人(指一个佛教徒)。诗人询问素愚从何而来,庐山和太行山交错的地方。庐山和太行山都是中国著名的名山,象征着佛教信仰和修行之地。

诗中提到翻经淹岁月,表示素愚在佛经中度过了许多时光,修行精进。补衲犯冰霜指的是素愚在极寒的冬天仍然坚持修行,无畏严寒的艰辛。

接下来的两句\"浩劫尘缘尽,弥天觉路长\"表达了诗人对素愚修行历程的赞叹。浩劫指的是种种磨难和考验,在佛法中称为劫难。诗人认为素愚已经度过了这些劫难,尘缘尽,意味着他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纷扰和执著。然而,诗人也觉得前路漫长,还有更多的修行和领悟等待素愚。

最后两句\"智珠元不染,好去照殊方\"表达了诗人对素愚智慧和清净的赞美。智珠元不染指的是素愚的智慧之珠始终没有被尘世的染污所沾染,保持着纯净和智慧。诗人祝愿素愚能够去照亮更广阔的方向,也就是将他的智慧和修行成果传播给更多的人。

这首诗通过描绘素愚的修行历程,表达了对他坚持修行和智慧的赞美,并祝愿他在前路中不断发光、影响更多的人。整首诗意深远,同时也反映了佛教修行的价值观和追求。